图片
首次披露盗经过直到2022年4月,一位考古专家发文,才首次披露了钱镠墓被盗的大致经过。
①东阳人发起
发起者是东阳人。
他主动邀约道上各路高手,来浙江一游,着手盗掘“浙江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钱镠墓”。
来自浙江、湖南、重庆、福建等地的6个盗墓团伙表示了兴趣,前往当地洽谈、踩点。
②盗墓手法
关于盗墓手法,各专家说法不一。
一位知名文物界学者说:
钱镠墓盗掘难度不高,因为目标太明显了,不会像野外那样用洛阳铲打洞。
这种盗墓,一般是在旁边租一个小房子,打地道钻进去。
浙江省考古专家王安认为:
盗墓者是白天躲到丛林里,夜间出来盗掘的。
太庙山林木茂密,一两个人躲进林子里,确实很难发现,而且盗洞也易于隐蔽。
这种盗掘方式,最少要连续作业十几、二十天,而文物保护部门一直没有发现,确实不应该。
其实,这些专家的说法,大多是自己的猜测,与实际作案过程相差甚远。
盗墓贼的手法出人意料。
实际上,他们就在陵园附近租房,作为窝点,昼伏夜出,采用攀爬围墙的方式进出陵园。既没有打地道,也没有潜藏在山林中十几、二十天。
攀爬围墙时,他们巧妙利用了一棵大树作掩护,躲过了监控。
进入陵园后,直接在封土堆上打出盗洞,直通墓室。
黎明之前,用树枝、泥土掩盖盗洞洞口,再用蛇皮袋把盗墓泥土偷运出去。
③第一次失手
第一批前来盗掘的,是一伙重庆人。
2019年4月,盗墓者打探洞后发现,墓室距离地面仅4米,分前后两室,俗称“一室一厅”。
但进入墓室后,发现前后室都是空的,没有找到任何随葬品。
这些人的第一想法是,钱镠墓已被古代盗墓者光顾过了。
这一推测,并非没有可能。
1965年,在杭州市玉皇山脚,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第二代吴越王钱元瓘墓时,便发现这座王陵早已被盗掘。
这批人觉得运气太差,算是白干一场,返回了重庆。
④福建人第二次得手
牵头组织的东阳人不死心,对第一次盗掘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
他认为,钱镠墓是王冢,必然设置了“障眼法”,第一次发现的应该是虚冢。
而且,钱镠墓是“浙江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这一说法由来已久,是有可靠历史根据的。
那么,真冢在哪里?
他又查阅了历史资料:钱镠下葬时,腰鼓城——吴越国都城实施封控,多门出殡科元网,但送葬队伍大致是往太庙山方向。
结合第一次盗掘的墓室的结构,他判断,真冢很可能就在空墓室的下方。
于是,他又找来一批盗墓者:福建人蒋明磊、李常伟。
5月初,二人从福建赶至临安,对目标进行踩点。
踩点后,在附近租房,作为窝点,购买盗墓工具。
一切准备妥当,二人借夜色、大树掩护,攀爬围墙,进入陵园。
他们往空墓室下面打洞,在7米深处发现异常。
往下挖,果然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其中一级文物就有138件。
图片
图 | 钱镠墓的金玉腰带头(警方追回)
钱镠墓保存完好的说法,坐实了!
盗运文物完毕,他们对现场进行了伪装,导致陵园管理处浑然不觉,一直没有发现。
大约一年之后,临安公安分局在工作中发现一条重大线索:有人准备出手从钱镠墓盗出的珍贵文物。
陵园管理处闻讯,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和干警赶往现场,实地勘查。
但是,大家找了很长时间,个个满头大汗,却没有发现盗掘的痕迹。
管理处人员甚至怀疑线索的可靠性。
盗墓者的狡猾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2019初夏时节,一起诡异的盗墓案在赫赫有名的钱王陵悄然发生。钱王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严格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值守人员及监控设备。然而就是在这种几乎是天罗地网般的严密保护之下,两名盗墓贼却如入无人之境般的,从容的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盗墓行动。每天夜幕降临后他们便潜入进陵墓保护区,有条不紊地,既紧张又从容的开始大肆盗掘行径,疯狂地一干就到第二天凌晨。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在盗掘的过程中甚至还能把排水设施安放到现场,大张旗鼓的抽出了墓葬中上千年积存的地下水,而且他们还能把从墓室中挖出的大量的土方每天都清除干净而不露痕迹。最终神不知鬼不觉的盗走了二百多件珍贵文物。图片
钱王陵即钱镠墓。钱镠系五代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君主,被尊称为“武肃王”,该陵墓位于今杭州市临安区。而这一离奇的盗墓大案直到近一年后才被偶然发现。2020年3月,杭州市公安局临安区分局在侦破一起倒卖文物案的工作中,发现了一条关于钱镠墓被盗的重大线索,破案人员缴获了大量贵重文物,并据此顺藤摸瓜,揭开了钱镠墓被盗的真相。图片
钱王陵的盗墓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据有关史料记载,钱镠墓内有帝王陵墓的丰富陪葬品,而经过文物部门多次的考古挖掘以及学术机构的反复考证,均未找到墓穴的准确位置,甚至一度被认为该冢并非有墓穴,只是衣冠冢而已。而盗墓者通过玄学风水的堪舆手段,很快确定了墓穴的方位,他们还分析判断,认为由于钱镠墓位于杭州市区,所以相对而言,更容易接近和隐藏行踪。盗墓者并未采取传统的盗墓方式,如通过复杂的地道或挖掘技术,而是直接在钱镠墓的封土堆上打出盗洞,直通墓室。这一举动显示了盗墓者的大胆和专业性,而且他们居然能把这次持续了较长时间的盗墓行动,巧妙地避开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注意以及完全逃避了监控设施的发现。图片
行动细致缜密的盗墓贼在盗取了墓中大量珍贵的文物之后,又把被盗的洞口进行了精心细致的处理,铺上了野草,以至于过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被人发现。图片
而在此前,有关部门已经接到过多次举报,说有人在市场上销售钱王陵的墓葬品,而无论是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还是专家都不相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从而也丧失了及时破案的很多机会。也正是在这期间盗墓贼已在市场上陆续倒卖出了多件文物,获得赃款已达几千万元。在销赃的过程中,一些购买者也请过专家作鉴定,由于所谓的专家水准的问题,看到这些文物完好如新时也给予了否定,更难以令人置信的是,盗墓贼急于将赃物出手,甚至公开的在网上说这是他亲手从墓中挖出来的,绝对保真,居然也未被人理会。破案后,经考古专家鉴定,这些随葬品,比如陶瓷器具,均系新出窑之后随即就被埋在了地宫之中,加之墓葬上千年未遭破坏,所以大多完好如初。图片
幸运的是,在这场代号为3.24的专案行动中,警方成功追缴回被盗文物共计223件,其中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有138件。这些文物的追回不仅挽回了国家的重大损失,也为研究吴越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案件侦破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涉案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审理和判决。同时,当地文物部门也对钱镠墓重新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工作,以确保其不再受到破坏。钱镠墓被盗事件暴露了当下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相关部门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和监管措施,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一事件也提醒公众要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浙江省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钱镠[liú]墓
于2020年被盗,
作为千年下来都保存完好的帝陵,
还位于临安区中心。
公安部官网曾发布
《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一文,
称浙江省公安机关侦破了
杭州临安“3.24”系列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
成功追缴秘色瓷、金玉腰带等
一大批极其珍贵的文物。
嫌疑人于2019年5月以来
从钱镠墓盗掘文物,
并尝试售卖。
目前抓获涉案违法犯罪嫌疑人39名,
追回涉案文物共223件,
其中实施盗掘钱镠墓的犯罪嫌疑人2名,
经梳理核对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拍摄的文物照片,
结合供述、辨认等情况,
确认该墓被盗文物175件已全部追回。
这些被盗追回来的文物,
目前在杭州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展出,
作为基本陈列展现五代时期吴越文化,
展出了350余件文物其中150件一级文物
利用本篇重点对钱镠墓中出土文物重点呈现
展厅里还有展示从钱镠母亲水丘氏墓出土的文物
选择盗墓目标
时间回溯至2019年4月底。蒋某磊和李某伟是一对“好朋友”,老家都在福建。一次两人在网络上聊天,都透露想找一条容易暴富的途径。一番密谋,两人决定盗掘古墓葬。于是,他们对全国的重点古墓进行了一番筛选,最后选定杭州临安的吴越国王陵墓作为目标,此墓葬就是钱镠的墓。钱镠,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第一代国王,他有一句非常出名的书信文字传世,即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临安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息地,为做好钱镠陵墓的保护和管理,1988年,临安县设立钱王陵公园管理所,负责吴越国王陵的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并先后于1994年和1997年,对钱王陵园外部环境进行了修缮改造,恢复了神道、门阙、牌楼,修建了钱王祠等建筑。钱镠墓建于后唐,陵园占地面积约120亩。墓坐北朝南,背靠太庙山。墓茔为一大圆形封土堆,高9米,长宽各50米,“封土保存完好”。墓前尚存清代墓碑,上刻“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钱镠墓、钱宽水丘氏夫妇墓、康陵 (合并为“临安吴越国王陵”)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钱镠墓在国家博物馆的介绍中被称为“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蒋、李两人之所以选择盗掘临安的钱镠墓,是因为他们知晓墓地里肯定有大量的随葬品珍贵文物。
2019年5月10日,蒋某磊和李某伟从福建赶到杭州市临安区,对盗掘的目标进行了几次踩点。两人在临安租房作为窝点,并购买了大量的盗墓工具,白天窝在屋内,夜里便蒙住脸面,采用攀爬围墙,用工具挖洞的方式,一段时间后终于打通了这座王陵,并在古墓中盗取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得手的那天,暗暗窃喜的两人还跑到附近一处酒店“庆贺”。之后,在刘某的“帮助”下,两人将盗取的墓葬品销赃外地。正当蒋、李二人看着到手的赃款“欢天喜地”的时候,警察便找上了门。
警方重拳出击
2020年3月,杭州市公安局临安分局在工作中,发现一条盗掘古陵墓的重大线索。公安部与省、市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成立了省市区三级联合专案组(代号“3·24”专案),按照“时刻紧盯、适时打击、人赃俱获、确保文物不流失”的原则,开展专案经营侦办工作。2020年5月23日,专案组发现蒋某磊等人前往广州准备倒卖文物的重大线索后,立即组织警力赶往广州,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成功将犯罪嫌疑人蒋某磊、李某伟、刘某抓获,当场查获金玉腰带、古剑等一批珍贵文物。经突审,蒋某磊等犯罪嫌疑人交代,该批文物系2019年5月以来从钱镠墓盗掘所得。
2020年5月26日,专案组根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及前期深度调查发现的文物销赃情况,出动警力,兵分广东、湖南、广西等地,克服多方困难,一举抓获盗、销、收文物犯罪嫌疑人14人,并追缴全部被盗文物。通过专案组深挖细查,发现涉及全国其他省市的盗掘古墓葬线索10余条。经过缜密侦查和全链条打击,公安机关成功破获这一盗掘古墓葬、非法倒卖文物案,查明蒋某磊等为首的犯罪团伙盗掘钱镠墓等古墓葬,并倒卖文物非法获利的犯罪事实,共抓获涉案违法犯罪嫌疑人39名,追回涉案文物共223件,其中实施盗掘钱镠墓的犯罪嫌疑人2名。经梳理核对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拍摄的文物照片,结合供述、辨认等情况,确认临安钱镠墓被盗文物175件已全部追回。
39名犯罪嫌疑人中,具体实施盗掘钱镠墓的犯罪嫌疑人只有蒋某磊、李某伟二人。涉案文物从被盗到追回,历经了整整一年时间,这批文物的情况如何?对此,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某负责人介绍:“文物专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案件侦办工作,依法对追缴的被盗文物进行了鉴定。从鉴定情况看,这些文物大多器形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不乏秘色瓷、金玉腰带等珍贵文物。”
作为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级别的坟墓,地处城区闹市之中,又在重重保护之下,竟然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被盗掘?被盗的帝王墓本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第一代国王钱镠的坟墓,作为千年下来都保存完好的帝陵,还位于临安区中心,却早在2020年就被“摸金校尉”们暗度陈仓。此案一经警方通报,便引来公众哗然。在钱镠墓墓穴中的文物全部被成功追回之后,警方与专家工作组立即对文物以及钱镠墓本体进行了受损情况的评估,并确保了所追回文物的完整性,也增强了钱镠墓本体的稳定性,缩小损失。
两主犯获判无期
2021年11月12日上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蒋某磊、李某伟盗掘古墓葬案并当庭宣判:被告人蒋某磊、李某伟犯盗掘古墓葬罪,均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追缴二被告人的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19年4月底,被告人蒋某磊、李某伟经网上联络预谋盗墓,并选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安吴越国王陵作为盗掘目标。同年5月初,蒋某磊、李某伟从福建赶至杭州市临安区,对盗掘目标进行踩点,并在临安区租房作为窝点,购买盗墓工具。二人昼伏夜出,采用攀爬围墙、工具挖洞等方式盗掘吴越国王陵并盗得大量、各类珍贵文物,后通过刘某(另案处理)等人销赃非法获利并分赃,案发后被盗文物均已追回。2020年5月23日,蒋某磊、李某伟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公安机关依法冻结、查封、扣押蒋某磊、李某伟的赃款赃物一批。
在当天的远程视频庭审中,法庭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辩护人依法进行了辩护。被告人蒋某磊、李某伟对指控事实及罪名均无异议,蒋某磊仅对分赃数额及部分涉案财物处置提出异议;蒋某磊的辩护人认为蒋某磊主观恶性不深,李某伟的辩护人提出李某伟作用相对较小,二辩护人均以涉案文物已全部追回、二被告人系坦白且自愿认罪等为由,请求从轻处罚。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蒋某磊、李某伟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其行为均已构成盗掘古墓葬罪,且盗掘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窃得大量珍贵文物。蒋某磊、李某伟盗掘古墓葬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依法应予严惩,虽然二被告人归案后能够坦白罪行并认罪,经公安机关全力追赃悉数追回本案被盗文物,但不足以对二被告人从轻处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临安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被告人的亲属、群众代表、媒体记者等200余人旁听了案件审判。同日,临安区人民法院对关联案件被告人唐某、刘某等10人倒卖文物,敲诈勒索,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分别判处唐某、刘某等10人有期徒刑11年10个月至3年不等,并处罚金,追缴各被告人的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一审宣判后,蒋某磊、李某伟不服提起上诉,2022年2月底科元网,浙江省高院组成合议庭,经二审审理,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长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